基于研学背景的“行走德育课程”建构与实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0-29 10:21:02
/ 1

基于研学背景的“行走德育课程”建构与实施

杨艳

南京市栖霞区长江小学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传统的德育课程正面临着转型与升级的挑战。为了更好地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教育者们开始探索更为多元和实践性的教育模式。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教学方式,通过将学习与旅行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平台,这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够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道德规范。本文立足于研学旅行的实践基础,探讨了“行走德育课程”的建构与实施。通过分析研学旅行与德育课程的结合点,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行走德育课程模型,并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以期为推动德育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研学背景;行走德育课程;建构与实施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的德育课程往往以课堂讲授为主,缺乏实践体验,难以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而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为德育课程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基于研学背景的 “行走德育课程” 应运而生,它通过让学生走出校园,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亲身体验、感悟,从而实现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综合素质。本文基于研学背景,探讨“行走德育课程”的建构与实施。

一、确定课程目标

在构建基于研学背景的“行走德育课程”时,明确课程目标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设计和实施的灵魂,它决定了课程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采用以及评估标准的制定。因此,课程目标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情感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需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同时,课程目标的设定还应该是动态的,能够根据学生的反馈和社会的发展进行适时调整。通过这样的目标设定,行走德育课程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 “探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 一课时,课程目标可以设定为让学生深刻理解革命历史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可以结合当地的红色资源,如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和考察。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讲解、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革命历史和英雄事迹。同时,课程目标的设定要根据学生的反馈和社会的发展进行适时调整,使行走德育课程始终保持与时俱进,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选择合适的研学主题与地点

选择合适的研学主题与地点是“行走德育课程”成功实施的关键。研学主题应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兴趣和德育目标来确定。同时,主题需要具有教育意义和实践价值,能够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思考道德问题,提升品德素养。地点的选择则需要考虑安全性、可达性、教育资源丰富性和与主题的契合度。通过精心选择研学主题和地点,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在行走中学习,在实践中体验,从而更好地达到德育课程的目标。

例如,在教学 “学会感恩,与爱同行” 一课时,可以将研学主题确定为 “走进敬老院,传递温暖与爱”。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这个主题紧密结合了他们的生活经验,因为很多孩子可能都有和爷爷奶奶相处的经历,容易产生共鸣。同时,敬老院通常有较为完善的安全设施和管理,且有工作人员协助,可以确保学生的安全。而且与主题高度契合,学生在这里可以通过与老人交流、为老人表演节目、帮助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方式,深刻体会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品德素养。通过这样精心选择的研学主题和地点,为小学生提供了一个安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行走中学习,在实践中体验,更好地达到德育课程的目标。

三、设计丰富的课程内容及活动形式

“行走德育课程” 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设计丰富的课程内容及活动形式。在课程内容方面,可以涵盖历史文化、自然科学、社会公益等多个领域。在活动形式上,应做到多样化。可以安排实地考察、开展小组讨论、进行角色扮演,还可以举办主题演讲、创意比赛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例如,在教学 “培养责任担当,铸就青春辉煌” 一课时,可以融入历史文化领域,讲述历史上不同时期的青年英雄们如何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展现责任担当,让学生从历史中汲取责任的力量。同时,安排实地考察当地的历史纪念馆或革命遗址,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厚重和责任的传承。此外,还可以组织创意比赛,如以 “责任与未来” 为主题进行绘画、写作等创意作品比赛,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红色革命文化的魅力,进而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四、结语

基于研学背景的“行走德育课程“是一种创新的德育课程模式,它将研学旅行与德育教育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生动、有趣的学习体验。通过课程的建构与实施,可以拓宽德育空间,增强德育体验,促进知行合一,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可能面临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确保课程的顺利进行和质量效果。相信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行走德育课程”将为德育教育的创新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雪雅.基于家校共育视野的小学德育新模式研究[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2024教育教学创新发展交流会论文集.斗门区乾务镇五山中心小学;,2024:2.DOI:10.26914/c.cnkihy.2024.013603.

[2]张希国.家校共育培养小学生德育核心素养的策略[J].甘肃教育研究,2024,(12):39-41.

[3]曾晓明.小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家校共育的现状与优化路径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4,(02):124-126.

[4]王贺雷.家校共育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的实践探索[J].家长,2023,(30):47-49.

[5]陈瑾.家校共育模式在小学德育中的应用研究[J].科幻画报,2022,(04):18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