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课标 构建信息化新课堂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案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9-20 15:46:54
/ 1

践行新课标 构建信息化新课堂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案例

韩素文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宝塔小学


案例背景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合作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信息化背景下,如何有效融合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三角形的内角和》作为小学数学的重要知识点,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三角形内角和的基本性质,还要求学生通过探索、验证和应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价值。本案例旨在通过信息化手段,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课堂,实现新课标的教学目标。

案例描述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教学片段一: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谜语:“形状似座山,稳定性能坚。三竿首尾连,学问不简单。”学生很快猜出是“三角形”。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如三条边、三个角以及三角形的分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随后,教师提出疑问:“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是多少度呢?”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教学片段二:

猜想与假设: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并询问学生是否认为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相同。学生意见不一,教师顺势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验证猜想。

分组合作,实践验证:教师为每组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三角形、量角器、剪刀、白纸等学具。学生分组合作,采用量、剪、拼、折等多种方法验证三角形内角和。

量一量:学生用量角器分别测量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并计算它们的和。

剪一剪,拼一拼:学生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来,拼在一起,观察是否能拼成一个平角(180度)。

折一折:学生尝试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向内折叠,看是否能重合为一个平角。

汇报交流,得出结论:各组学生展示验证过程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无论什么类型的三角形,其内角和都是180度。

巩固应用,深化理解

教学片段三:

基础练习:教师出示不同大小的三角形,让学生快速说出其内角和。通过反复练习,加深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性质的理解。

综合应用:教师设计了一系列实际问题,如:“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为75度和28度,求第三个内角的度数。”、“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70度,求顶角的度数。”等,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三角形内角和的应用。

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四边形、五边形等多边形的内角和?”鼓励学生利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总结反思,提升素养

教学片段四:

 回顾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及其验证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反思提升: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和不足,如是否积极参与、是否善于合作、是否敢于质疑等。

案例分析 

情境创设的有效性:以一则贴近生活的谜语巧妙开篇,不仅瞬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更在无形中激发了他们对课题的浓厚兴趣与强烈好奇心。

实践操作的必要性: 通过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加深了对三角形内角和性质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信息化手段的融合: 利用多媒体展示谜语、三角形图片等教学资源,丰富了课堂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通过投影仪展示学生的验证过程和结果,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和直观性。

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本节课不仅完成了三角形内角和性质的教学任务,还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空间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实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目标。

案例结果 

经过《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学生们不仅扎实地掌握了三角形内角和的核心定理,更在亲身体验中领略了数学的魅力与意义。通过亲手操作、团队间的智慧碰撞,他们不仅深化了理解,更在无形中锻造了实践动手、团队协作及科学探索的能力。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巧妙融入,如同为课堂插上了翅膀,不仅极大丰富了教学内容,使抽象概念直观化,还显著提升了教学效率,让课堂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吸引力。学生们在互动与乐趣中,自然而然地激发了探索未知的热情与渴望,实现了从知识学习到能力培养的全面跨越。本案例不仅是新课标教学理念的成功实践,更为构建未来信息化教育的新模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

案例反思 

本节课在情境创设、实践操作、巩固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在动手操作时不够细心导致测量结果出现误差;部分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等。针对这些问题,教师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和引导,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但仍有部分学生在空间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方面存在不足。这提示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通过设计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和任务来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本节课在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需进一步探索和创新。教师可以尝试利用更多的信息化工具和平台来辅助教学,如在线互动课堂、虚拟实验室等,让课堂更生动有趣,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效性,助力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