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行:小学美术课堂设计教学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4-29 23:53:52
/ 1

学·思·行:小学美术课堂设计教学策略研究

夏彬

南京市江宁开发区学校


摘要:本文基于“学·思·行”教育理念,深入探讨苏教版小学美术课堂设计的教学策略。通过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学习、促进思维与情感的深度发展、强化实践与创新的综合应用三个维度,构建了一个全面、系统的小学美术教学策略体系。旨在提升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艺术素养,为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学·思·行;小学美术;课堂设计;教学策略;苏教版

小学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然而,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思·行”教育理念逐渐受到关注,它强调学习、思考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为小学美术课堂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苏教版小学美术教材以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和贴近生活的特点,为实施“学·思·行”教学策略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因此,本文将从“学”“思”“行”三个方面,探讨小学美术课堂设计的教学策略。

一、学: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学习

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学”是基础,是学生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关键环节。苏教版小学美术教材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从简单的绘画技巧到复杂的艺术创作,逐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一)明确教学目标,细化教学内容

教师应根据苏教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细化到具体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例如,在教授“色彩的对比与和谐”这一课时,教学目标可以让学生理解对比色与和谐色的概念,掌握其搭配原则。细化教学内容至色彩基础知识、对比与和谐的具体表现及运用技巧等知识点,确保教学有的放矢。

(二)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优秀的美术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色彩的魅力;通过故事导入,引导学生进入美术的世界;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色彩搭配,将美术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三)注重示范与讲解,提升学习效果

在美术教学中,示范与讲解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教师应通过现场示范,向学生展示绘画或制作的步骤和方法,同时结合讲解,让学生明白每个步骤的目的和要点。例如,在教授“素描”时,教师可以先示范如何握笔、如何排线、如何构图等基本技能,然后讲解素描的透视原理、光影处理等要点,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掌握素描的技巧。

二、思:促进思维与情感的深度发展

“思”是小学美术课堂中的重要环节,它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促进思维与情感的深度发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思考欲望

教师应创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例如,在教授“环保主题绘画”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何通过绘画作品表达环保的理念?”引导学生思考绘画与环保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绘画作品传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二)鼓励批判性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批判,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例如,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教师不应只关注作品的结果,而应更注重学生的创作过程和思考方式。对于学生的独特见解和创意,教师应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引导学生不断探索和创新。

(三)引导情感体验,深化作品内涵

美术作品是情感的载体,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体验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深化作品的内涵。例如,在欣赏一幅描绘自然风光的绘画作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作品所传达的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让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类似的情感。

三、行:强化实践与创新的综合应用

“行”是小学美术课堂中的重要实践环节,它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创作中,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一)创设实践情境,激发创作欲望

教师应创设丰富的实践情境,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例如,可以组织校园艺术节、美术展览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作品的平台;可以开展主题创作活动,如“我的梦想”“未来的城市”等,让学生在特定的主题下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鼓励创新实践,培养个性风格

在美术创作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新的材料、新的技法、新的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和个性风格。例如,在教授“手工制作”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作,让学生在变废为宝的过程中体验创新的乐趣;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创意和个性表达,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

(三)拓展课外实践,丰富创作经验

课外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教师应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走向自然,参与各种美术实践活动。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艺术工作室等,让学生接触更多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式;可以带领学生参加户外写生、摄影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艺术的魅力;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美术比赛和展览,提升学生的艺术水平和自信心。

综上所述,“学·思·行”教育理念为小学美术课堂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学习、促进思维与情感的深度发展、强化实践与创新的综合应用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可以构建一个全面、系统的小学美术教学策略体系。苏教版小学美术教材为实施“学·思·行”教学策略提供了良好的载体,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资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同时,教师还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为小学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胡雅萍.小学美术课堂中的爬升玩具设计与制作教学探索[J].玩具世界,2024,(09):232-234.

[2]崔星怡.小学美术混合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策略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4,(20):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