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支架视角的高中语文戏剧教学新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4-29 23:53:52
/ 1

基于学习支架视角的高中语文戏剧教学新路径

樊娟

芜湖市第十二中学


摘要:戏剧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之一,然而由于多种因素,戏剧单元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往往被边缘化。本文从学习支架的视角出发,探讨高中语文戏剧教学的新路径。通过构建剧本解读支架、角色体验支架、表演技巧提升支架和创新创作支架,加深学生对剧本的理解,细腻感受角色情感,提升表演水平,并激发创新思维。实践证明,这种支架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高中语文戏剧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戏剧教学;学习支架;剧本解读;角色体验;表演技巧;创新创作

戏剧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然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由于学业任务繁重、高考评价导向以及教师在戏剧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不足,戏剧单元往往被边缘化,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本文基于学习支架的视角,探讨高中语文戏剧教学的新路径,以期提升戏剧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构建剧本解读支架,加深对剧本的理解

剧本解读是戏剧教学的基础,而构建剧本解读支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剧本。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理论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搭建的支架引导学生逐步达成学习目标。在剧本解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支架、范式支架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剧本的内涵,加深对剧本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雷雨》时,教师可以构建问题支架。首先,提出“大问题”:“《雷雨》中周朴园和鲁侍萍的爱情悲剧是如何造成的?”这个问题提纲挈领,能够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剧情,进而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然后,提出“小问题”:“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是如何通过对话展现出来的?”这个问题更加关注细节,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剧本中的人物形象。通过这些问题支架的引导,学生能够逐步加深对《雷雨》剧本的理解。

二、构建角色体验支架,细腻感受角色情感

角色体验在戏剧教学中占据核心地位,它使学生能够深切体会角色的情感波动,增强表演的真实性和感染力。为此,构建角色体验支架显得尤为重要。这一支架旨在通过情境模拟与角色扮演等手段,为学生搭建起通往角色内心的桥梁。情境模拟能让学生置身于与剧本相符的特定环境中,从而更直观地理解角色的生活背景与心理状态。角色扮演则鼓励学生亲自上阵,通过模仿角色的言行举止,深入探究角色的情感世界。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角色情感的理解,还能在表演中更加细腻地展现角色的内心世界,提升整体的戏剧表现力。
    例如,在教学《窦娥冤》时,教师可以构建角色体验支架。首先,通过情境模拟的方式,让学生置身于元代的社会背景中,感受窦娥所遭受的不公和苦难。然后,让学生分别扮演窦娥、张驴儿、桃杌等角色,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体验角色的内心世界。在表演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角色的表情、语气、动作等细节,让学生更加细腻地感受角色的情感。通过这种角色体验支架的搭建,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窦娥冤》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内涵。

三、构建表演技巧提升支架,提升表演水平

表演技巧是戏剧表演的灵魂,它决定了学生能否将角色的情感生动展现。为了提升学生的表演水平,我们需要构建表演技巧提升支架。这一支架主要通过范例支架和联读支架两种方式来实现。范例支架为学生提供了优秀的表演范例,通过观摩和学习这些范例,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表演技巧,如台词的发音、情感的表达、动作的协调等。而联读支架则鼓励学生跨越单个剧本的局限,通过对比不同剧本的表演风格,拓宽表演视野,学习如何在不同的情境下灵活运用表演技巧。通过这些支架的搭建,学生能够逐步提升表演水平,为未来的戏剧表演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哈姆雷特》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提供一段优秀的表演范例,让学生学习并模仿其中的表演技巧。然后,通过联读《雷雨》和《哈姆雷特》等剧本,让学生比较不同剧本的表演风格,探讨如何根据剧本的特点进行表演。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表演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提升表演技巧。通过这种表演技巧提升支架的搭建,学生能够逐步掌握基本的表演技巧,提升表演水平。

四、构建创新创作支架,激发创新思维

创新创作是戏剧教学的高级阶段。通过构建创新创作支架,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这种支架可以通过文学评论支架、情节改编支架等方式搭建。文学评论支架可以引导学生对剧本进行深入的文学评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情节改编支架则可以让学生根据剧本进行情节改编或续写,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在教学《雷雨》时,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进行文学评论,探讨剧本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等方面。然后,让学生根据剧本进行情节改编或续写,如让学生设想周朴园和鲁侍萍在多年后重逢的情景,并编写一段对话。通过这种创新创作支架的搭建,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同时,这种创作过程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本文从学习支架的视角出发,探讨了高中语文戏剧教学的新路径。通过构建剧本解读支架、角色体验支架、表演技巧提升支架和创新创作支架,能够加深学生对剧本的理解,细腻感受角色情感,提升表演水平,并激发创新思维。实践证明,这种支架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高中语文戏剧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应继续探索和完善这种教学模式,为高中语文戏剧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林心如.学情视角下的高中语文戏剧教学研究[D].集美大学,2024.

[2]韩婷.学习任务群视角下高中语文戏剧教学策略浅探[J].教师,2023,(27):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