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物理核心素养及其对物理教学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31 17:56:00
/ 1

浅析初中物理核心素养及其对物理教学的影响

沈孝琴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牟家镇初级中学 638500


摘要:初中教育教学大力发展过程中,物理是重要学科之一,对学生成长和发展有重要影响。目前,物理教学侧重于培养初中生核心素养,即从教书育人层面出发,要求教师在传授初中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使其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鉴于此,本文深入探究初中物理核心素养的组成内容及其对物理教学的影响和实施举措,全面推进初中物理学科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物理;核心素养;物理教学

引言:伴随素质教育的深入,初中教师愈发重视培养初中生的核心素养。初中生的核心素养主要由知识积累、学习方法以及实践和运用能力等内容组成,强调传授知识、使初中生掌握学习方式的同时健全其人格,提高初中生综合素养。物理是初中的重要组成学科之一,教师将核心素养渗透其中开展物理教学,将有效强化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因此,物理教师应提高培养初中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从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全面提高初中生的核心素养以及综合能力。

一、初中物理核心素养的构成内容

(一)知识积累

知识积累是初中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支撑,只有初中生充分汲取并巩固获取的知识才能提高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开展期间应全面巩固初中生的知识储备,这也是助力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路径。从核心素养培养层面而言,教师需要让初中生展开自主探究学习,从而提高初中生对物理概念、规律等方面的认知水平。然后,教师通过物理基础知识引导初中生探究日常生活频繁出现的物理现象、问题等,使初中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学习方法

为了培养初中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在物理教学开展期间,教师讲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要重视培养初中生的思想意识,使初中生逐步掌握学习方法,提高物理成绩。对此,教师开展物理教学需要重视对初中生的引导工作,如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动手实验等,将全面提高初中生的学习效率。

(三)知识迁移能力

为了让初中生全面掌握并将物理知识合理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物理核心素养渗透的层面进行全面探究,可以发现初中生掌握物理知识并将其运用到生活中,知识迁移能力将逐步提高。这意味着,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开展过程中需要重视初中生实践和运用能力的培养以及强化,助力初中生今后成长和发展。

二、基于核心素养开展物理教学产生的重大影响

(一)改变物理教师的教学观念

以往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受传统教育影响,教师会注重讲解理论知识以及同中考联系的考点内容,要求初中生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掌握物理学科的公式、概念等,从而提升学习分数。如今物理教学强调培养初中生的科学思维,引导初中生秉持严谨求知、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思维意识展开探究、分析以及解决问题。也就是说,物理教师需要将知识作为育人的支撑,助力初中生构建物理知识体系的过程中促使他们感悟其中蕴含的情感,从而引导初中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全面提高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二)丰富物理学科的教学内容

在初中阶段开展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联系科学技术全面扩张原本的教学内容。例如,在物理教学中呈现了关于力、弹力、重力相关重点和难点知识,教师结合当前发展简单介绍这部分概念即可,更多的是让初中生了解力、弹力、重力等知识对当前社会带来的重要影响,如何借助这部分知识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视频激发初中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提高初中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三)创新物理学科的教学手段

初中物理教学渗透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应考虑当前时代发展情况,借助互联网的优势进一步培养初中生的学习能力、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如此才能扩张初中生的认知视野,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这意味着,物理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创新教学手段,借助微课、开展实验教学、翻转课堂等全面创新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初中生的学习效率,助力物理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三、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举措

(一)联系教材内容开展实验活动

物理教学活动开展过程期间,初中生难以将汲取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还会在长时间接受物理教学中感到学习困难,一定程度阻碍初中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影响学生终身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初中生参与物理教学,联系教材内容开展实验活动,帮助初中生更直观地理解物理知识,提高物理素养。例如,人教版初中物理《重力》教学中,教师应该准备一个数值精确的钩码和一个塑料袋,将初中生常见的书本、黑板擦、粉笔等进行测量。当物品在钩码上一一显示数值的时候,初中生就可以清楚的知道重力代表的含义。然后,教师向初中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在该物理实验过程中,钩码显示的重力和物品的质量存在怎样的联系?初中生根据教师的问题展开试验探究,得出重力和质量成正比的结论,进而有效培养初中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推进物理教学的发展。

(二) 应用驱动任务法助力学生学习

为了提高初中生的核心素养,物理教师在教学开展过程中应当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全面促进物理教学的深入发展。对此,物理教师需应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初中生逐步形成探究、合作等能力,助力初中生提高学习主观能动性。例如,人教版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学开展过程中,围绕“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展开小组讨论:阻力的大小通过什么来反映,小车在水平面滑行的距离受到那些因素影响?需哪些器材、如何开展实验,通过层层分析,最后动手实验。通过实验,让初中生初步了解阻力同物体运动的关系,激发初中生对阻力的进一步探究,让初中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意识和领悟能力。当然,驱动任务法运用到初中的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班级学生以小组形式执行任务并完成项目,一定程度促进初中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感悟。同时,这样的教学方法锻炼初中生的小组协作能力,让初中生意识到团结合作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强化班级学习凝聚力,推进物理学科的发展。

(三) 扩充教学内容,强化初中生的核心素养

在物理教学开展过程中,如果教师单调的讲解物理知识,初中生学习兴趣大大降低,学习效率也难以达到理想水准。因此,教师在讲解教材知识的基础上要适当补充相关内容,通过丰富有趣的内容激发初中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如此才能强化初中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实际教学开展期间,教师需要联系教材内容收集丰富的教学资源,根据教学方向以及初中生的学习需求补充合理的教学内容。例如,人教版初中物理《二力平衡》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初中生了解二力平衡的由来,联系日常生活产生二力平衡带给人们的影响,从而激发初中生探究该部分物理学科知识的兴趣,提高初中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物理教材知识的积极性。与此同时,物理教师可以联系物理概念、原理等产生的当时社会背景、人文典故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引领初中生深化对物理学科的理解,拓展初中生对教材内容的认知视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为后续初中生掌握更多物理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教育大力开展的过程中,物理作为初中生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学科,教师必须提高重视的态度,从素质教育理念层面深度分析,深入研究物理核心素养渗透其中的意义,立足初中生学习需求和物理学科当前的教学方向制定科学化、合理化的教学方案,通过积极开展实验活动、采取任务驱动法、扩充教学内容等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助力物理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世哲.浅析初中物理核心素养及其对物理教学的影响[J].才智, 2018(17):1.

[2] 卓嘎.浅析初中物理核心素养及其对物理教学的影响[J].真情, 2020, 000(008):P.1-1.

[3] 贾纪平.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初中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J].[2024-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