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奇、美”创新作文教学新思路探究与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0-29 10:19:13
/ 1

“新、奇、美”创新作文教学新思路探究与分析

袁 刚

四川省广安区官盛镇方坪小学

  

 

摘要:清代袁枚《随园诗话》曰:“文须错综见薏,曲折生姿”、“为人贵直,而作诗文者贵曲”,而“曲”字,它不只体现于为人处世和诗歌创作,而是融于每一个创作者所运用的艺术手法的巧妙构思。所以,初中作文教学也应该重点围绕“曲”字,力求探寻创新作文教学的新思路,突出作文教学“新、奇、美”的特点,从而让学生的作文具有灵气和闪光点。

关键词:创新作文   “新、奇、美”   新思路

引  言:

如果说初中语文教学是阳光照耀下一亩美丽的荷叶,那么作文教学好似在荷叶上滚动的露珠,晶莹剔透,是极美的景致。可见,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重要作用。然而,在作文教学中并非只是教师教会学生对作文进行机械地围绕中心选材、组织材料,进行简单的词句的堆砌,而是教师应该让学生在了解创作的真实背景和意图之后,通过仔细的观察和体会,融于生活的体验和艺术的构思。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这正是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遵循的准则。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引导学生去观察身边或者周边的人和事,教会他们用眼睛去洞察错综复杂的外界事物,用心灵去体会人生百态、风土人情,使之在学习中获得生活的体验和内在情感的感悟,然后结合教材和课外读物的一些“文学大家”的力作去分析讲解如何培养他们作文的创新思维能力。那么,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注意些什么呢?让我们共同来探讨吧。

一、要注重命题、选材新颖,力求行文构思巧妙。

有些老师往往在给学生布置作文时,往往是简单的“命令”,或者是随意性地布置任务叫学生写,而学生在写作中只是盲目地应付老师的任务,草草完事,更不用说写出好的作文。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学生作文的指导。

首先要注重命题、选材的指导。一篇文章的命题往往起着统帅的作用,影响着该文章的整体思路和效果,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在命题时要紧扣此次作文要求,不能偏离要求;要弄清作文题目类别是:全命题(死命题)、半命题或者是话题作文,当然,全命题作文题目没有选择性,是定点命题;而半命题或者是话题作文选题时灵活性、机动性较强。这儿主要针对后两者进行分析,怎样选题才能吸引别人眼球,才能给别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就要求学生在选题时注重题目和选材的新颖性。

如:半命题或者是话题作文:写关于“-----爱”的文章,很多学生往往补充成“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的爱”,像这种常规性的补充显得很普通,不新颖。教师在引导确定命题时一定要打开学生的思路,一定不要停留小学阶段简单的记叙文模式;不要拘泥于形式,要多角度地引导发散思维,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能力。下面以表格为例简要分析:

半命题(话题作文):“-----爱”

一般思维命题

缺点

发散思维命题

优点

例:爸或妈的爱

爷爷或奶奶的爱

缺乏生活的丰富性、缺乏新颖性和创造性

例:被收藏的父爱

视野宽,有生活的体验、具有拓展性和创造性

例:墙角里的爱

 

作文案例:写一篇关于“-----爱”的文章时,有一位孩子将题目补充为“被收藏的父爱”,文中简要记叙了一位父亲因为平时教子严厉,小学时“我”不喜欢父亲→中学时害怕父亲→讨厌父亲。而当我懂事时,有一天,我悄悄地打开了一口神秘的箱子时,“我”惊呆了!原来一向严厉的父亲把“我”从念书以来的作业本和试卷收藏在这儿,“我”泪流满面。泪光中,“我”仿佛理会到了父亲的苦心和那浓浓的爱意。

小作者文思流畅,题目新颖,文中无一“爱”字,却紧扣“爱”,道出了“被收藏的.......”是一份沉甸甸的、厚重的父爱。

其次,作文指导要求行文构思要巧妙,要力求推陈出新。一篇好的文章主要取决于文章的构思设计。构思设计是作者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文中的具体体现,是作者规划整篇文章的思路、感情走向。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作文时应该从整体上有一个完整的布局、规划。现结合《背影》一文浅谈一下行文构思:

《背影》一文行文构思

四次流泪

重要语句分析

不一样的眼泪

作用

第一次

“我从北京......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悲伤的眼泪

 

引出“背影(点题)

第二次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我的泪很快地流了下来。”

感动的泪

刻画背影(正面描写)

 

 

惜别背影(正面描写)

第三次

“等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又来了。”

惜别的泪

第四次

“我读到此处,......又看见.......背影。”

思念的泪

再现背影(照应题目)

 

朱自清在《背影》一文中,运用了独特的视觉从不同角度描绘了背影,在不同的地点,有着不一样的眼泪,但都融于了对父亲浓浓的爱。《背影》题目新颖,选材精当;行文构思巧妙,感情真挚自然,让人潸然泪下。

二、要捕捉生活细节,注重选材的“新奇”。

现在有很多学生缺乏生活的的体验,没有生活的沉淀积累,写起作文来,觉得没有什么可写,要么就落入俗套、生拉活扯,缺乏实际内容,没有真情实感。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教会学生捕捉生活细节,用心体会,哪怕是生活中点点滴滴,一些琐碎的小事。所谓“小事不小”、“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作文也一样,往往只有这些生活的积累才能成就好的素材,让学生才有好的选材“源泉”,而这些“源泉”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才能突显作文的“新奇”的特征。

教材案例分析:人教版初一教材中莫怀戚的《散步》一文中,莫先生慧眼独具,截取生活一角: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三代四个人在田野里悠闲地散步这一小事进行刻画。文章开头用白描的图画,平实的语言,丰富的内涵,描绘了祖孙三代互敬互爱的画面;文中将只是“走大路”与“走小路”这类日常生活中小得不能再小的小事,但经过作者的描述,将母子之情,父子之情、夫妻之情、婆媳之情倾刻间都要在这件小事上碰撞。最终,矛盾轻易地化解了,家庭的和谐美得以完美体现。

本文以“小巧玲珑”比喻《散步》甚为妥帖。事情虽小,但文中处处闪着爱的亮点,表现一家人尊老爱幼的品质。这正是作者精妙的选材,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彰显了文章“新奇”的特点。

三、要注重文章整体布局,追求语言的“真善”美。

一篇文章的整体感觉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文章的整体布局和文章语言体现出来的独特魅力,这是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整体构思和艺术手法综合运用的体现。

然而,在学生的作文练习中,他们缺乏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各种修辞方法、表现手法以及语言综合表达的能力,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着重去培养学生的创新作文意识,培养学生把握命题的主线和结构,弄清写作的主要目的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要能体现人性的“真善”美。

作文案例:一位考生在《我在阅读中得到了快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天,母亲一般的温柔与无私,辛勤地哺育着世间万物;夏季,炎热的季节里,是风,送来了凉爽。阅读风,感受它的温柔与体贴。

作文案例:一位小作者在写“我感受到了父亲的温度”的文章时:“我”因脚扭伤,冬天下着雨,父亲接送的过程中,“我”撑着伞趴在父亲背上,父亲趔趄地走在泥泞中,雨水打湿父亲的衣衫,泪水迷离了“我”的双眼。虽寒冷,但我感受到了“父亲的温度”确实是热的。

“父亲的温度”是父爱的温度,是父亲厚实的肩膀给了“我”的无私的爱。选题新颖,语言朴实无华,却透露出满满的爱意。这就是语言的“真善”美的体现。

由综上所述可见,初中创新作文教学要求教师要更新观念,从根本上改变作文教学的传统模式,提高学生课内外阅读量,提高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要努力开创初中创新作文“新、奇、美”教学的新思路,从而让学生的作文具有灵气和闪光点。

 

 

参考文献:清代袁枚《随园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