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2-13 15:07:02
/ 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策略研究

刘朝庆

盐边县渔门镇中心学校


摘要: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旨在探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结合实际教学案例,从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多元解读、开展小组讨论、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培养策略。这些策略的实施,旨在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批判性思维,提高他们的阅读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这些研究,本文期望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

 

在当今信息时代,批判性思维已成为人们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理性的、反思性的思维方式,它能够帮助人们对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和判断,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然而,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还存在不足。因此,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问题作为思维的起始点,对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有效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阅读材料的具体内容,创设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同时,创设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阅读情境也不容忽视。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得到锻炼和提升,为培养批判性思维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狼牙山五壮士为什么要选择跳崖?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做?” 这些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涵。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英雄主义、牺牲精神以及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等主题,让学生在讨论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文本,还能够在思考和讨论中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引导多元解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不同的人对同一文本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多元解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这种教学策略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文本深层次的理解,让他们挖掘出文本中隐藏的内涵、寓意和价值,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思考能力。在多元解读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鼓励学生勇敢提出自己的见解,即使这些见解与主流观点不同,也应该得到尊重和鼓励。

例如,在教学《穷人》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桑娜和渔夫的形象,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桑娜和渔夫的生活贫困,但他们的选择反映了哪些价值观?”“在当今社会,我们如何看待他们的选择?”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超越文本本身,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思考。通过这种多元解读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学会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思考,提高他们的阅读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开展小组讨论,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小组讨论作为一种有效的合作学习方式,对于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具有重要作用。在小组讨论中,学生不仅要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要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这种互动过程有助于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评估能力。教师可以根据阅读材料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地球?”这一问题。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提出各种保护环境的措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措施的可行性、长远影响以及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建设性的辩论,学会用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不同的意见。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够在交流和互动中提升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并形成自己的见解。这种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技巧。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和提升,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积极探索有效的培养策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多元解读、开展小组讨论、鼓励质疑提问和注重评价反馈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也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为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新时代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高佩霞.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策略探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4,(04):70-72.

[2]卢进伟.质疑·推理·决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三策略[J].华夏教师,2024,(04):33-35.DOI:10.16704/j.cnki.hxjs.2024.04.029.

[3]缪小锋.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研究[J].作文,2022,(40):32-33.

[4]王世贵.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转变教学形式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实践策略[J].教育观察,2018,7(06):79-80+113.DOI:10.16070/j.cnki.cn45-1388/g4s.2018.06.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