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恒昌店巷小学五里营校区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摘要: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童话故事作为儿童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情感具有独特的作用。统编版教材的推广使用,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平台和资源。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童话故事;教学策略
引言
在新课标改革的浪潮下,小学语文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童话故事,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传承优秀文化的使命,更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和情感共鸣的重要载体。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的引入,为童话故事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系统规划、整合资源和创新教学方法,我们旨在让学生在童话的世界里畅游,感受文学的魅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童话故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童话故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童话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孩子们,它们通常包含着丰富的想象和奇幻的情节,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童话故事往往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观念,通过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学生可以自然而然地学习到诚实、勇敢、善良等品质,这对于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童话故事的语言通常简洁生动,适合小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有助于他们积累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故事续编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故事中,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实践能力。童话故事的教学还可以与其他学科如美术、音乐等相结合,开展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这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还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童话故事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2.新课标下小学语文童话故事单元整体教学策略设计
2.1教学目标的设定
在单元整体教学策略设计中,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核心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学生学习成果的质量。针对小学语文童话故事的单元整体教学,教学目标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全面设定。在知识与技能目标方面,教师应确保学生能够掌握童话故事的基本要素,如情节、人物、主题等,并能够理解和运用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此外,学生应具备分析故事结构、解读故事寓意的能力,以及基本的文学鉴赏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强调学生参与和体验的过程,教师应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故事创作等,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旨在通过童话故事的教学,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教师应通过故事中的正面角色和情节,激发学生的同情心、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建立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不良行为的抵制。教学目标的设定应全面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确保教学活动的系统性和有效性,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2.2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在小学语文童话故事单元整体教学策略中,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是确保教学目标实现的关键。教师应精心挑选具有教育意义、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且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童话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应包含丰富的文化元素,还应具备一定的教育价值,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组织教学内容时,教师应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将故事分解为若干个教学模块,每个模块聚焦于故事的不同方面,如情节发展、人物性格、主题思想等。同时,教师应将故事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通过情境创设、问题引导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和情感体验。教师还应注重教学内容的整合与拓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相关的文学作品、历史背景、艺术表现等,通过跨学科的知识融合,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2.3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小学语文童话故事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至关重要,它们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与童话故事内容相符的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的场景中体验故事,增强学习的沉浸感和参与度。合作学习法则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与同伴共同探索故事的深层含义,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则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听材料,帮助他们更直观地理解故事内容,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通过这些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综合运用,教师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他们在童话故事学习中的全面发展,实现教学目标。
2.4教学评价的设计
在小学语文童话故事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学评价的设计是衡量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评价应遵循多元化和过程性的原则,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也要重视他们的能力发展和情感态度变化。形成性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通过观察、讨论、作业、测评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为教师提供调整教学策略的依据。这种评价方式强调反馈和改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他们的持续进步。总结性评价则在教学单元结束后进行,通过阶段性评价、项目作业、展示等形式,全面评估学生对童话故事的理解、分析和应用能力。这种评价方式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总结,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培养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多元化的评价设计,教师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
3.教学实施案例分析
在小学语文童话故事单元整体教学实施中,一个有效的案例是《宝葫芦的秘密》教学。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宝葫芦的秘密》的动画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他们讨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接着,教师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包括角色扮演、故事情节图绘制和主题讨论,让学生在参与中深入理解故事。在角色扮演环节,学生分组进行,每组选择故事中的一个场景进行表演,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演能力,也加深了他们对人物性格和情感的理解。在情节图绘制活动中,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梳理故事的发展脉络,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把握故事结构。主题讨论则引导学生探讨故事中的道德寓意,如善良与勇敢的价值,以及梦想与坚持的重要性。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提高了对童话故事的欣赏能力,也增强了他们的合作与交流能力。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作品表现,进行形成性评价,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结束语
在新课标指导下,小学语文童话故事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的实施,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文学体验,也促进了他们综合素养的提升。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和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我们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审美情趣,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云峰.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亚太教育,2024(05):73-76.
[2]张爽.新课标视域下部编本小学语文“预测策略单元”教学实践研究[D].西南大学,2023
[3]刘彤.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童话教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4
[4]黄静.小学语文科学童话教学实施比较研究[D].宁夏大学,2024
[5]冯东艳.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行动研究[D].伊犁师范大学,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