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谯城区青云中心小学
摘 要:校园欺凌问题日益凸显,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本文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出发,对校园欺凌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预防策略。通过对家庭、社会、个体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探讨,旨在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同时为预防和减少校园欺凌事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校园欺凌;心理健康教育;成因分析;预防策略
引 言:校园欺凌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种行为不仅会对被欺凌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还会影响施暴者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对整个校园的和谐稳定造成威胁。心理健康教育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塑造良好的人格以及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将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视域出发,从校园欺凌的成因入手提出有效的预防策略。
一、校园欺凌的成因分析
家庭环境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父母离异、家庭暴力以及父母教育方式不当等不良家庭因素都可能导致孩子产生攻击性、暴力倾向等不良行为,进而成为校园欺凌的参与者。例如,家长过度溺爱孩子或对孩子过分严厉,都可能导致孩子产生不良行为。社会文化价值观、媒体与网络的不良影响等也是校园欺凌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攀比虚荣心理、崇尚暴力、歧视弱者以及媒体传播的暴力内容等不良因素的影响下,学生容易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从而增加了校园欺凌的可能性。同时,青少年的情绪自我管控能力相对欠缺,容易被外界的刺激影响,学生情绪的变化、性格的特点、认知的偏差及心理的缺陷等个体因素也可能导致欺凌行为的发生。学校教育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欠缺也是校园欺凌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校园欺凌的预防策略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在预防校园欺凌中扮演者至关重要的角色。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学校的课程体系之中,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接受到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和技巧以及预防校园欺凌的相关知识。
2.组织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通过定期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就如何应对校园欺凌以及保护自己的权益等问题进行讲解和讨论,为学生提供更深入的心理健康知识和专业指导。
3.建立心理咨询机制。学校应建立心理咨询室并安排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给予关注和干预,防止其成为校园欺凌者或受害者。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通过举办讲座、制作宣传册或借助宣传栏、微信公众号以及校园广播等渠道,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和预防校园欺凌的重要性,提高师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防范意识。
5.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借助心理健康活动月、开展心理健康工作坊及心理健康线上活动等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互动游戏、绘画写作等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提升自我认知和心理调适能力,增进学生之间的理解和支持,减少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
(二)强化教师心理健康培训
在校园欺凌的背景下,强化对教师的心理健康培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这样的培训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和处理校园欺凌行为,还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关注学生,推动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1.加强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通过讲座、研讨会以及分享典型的校园欺凌案例等形式,让教师深入了解校园欺凌的定义、形式、危害及其背后的心理因素,并从实际案例中学习和总结经验,提高教师对校园欺凌的认识与应对能力。同时,鼓励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通过案例分析、观看教育视频及召开主题班会等方式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元素,引导学生认识到校园欺凌行为的危害性和不可接受性,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和行为习惯。
2.提升教师心理辅导技能。学校应为教师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技能培训,包括沟通技巧、情绪的识别与调节等,教授教师如何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如何有效倾听以及如何引导学生表达情感和需求等,利于教师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3.建立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机制。教师之间分享应对校园欺凌问题的成功案例和经验,促进教师间的相互学习和成长,以更高效地应对校园欺凌问题。
(三)建立健全的学校机制
建立健全的学校机制对应对校园欺凌问题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能够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和稳定,还能够推动平安、和谐校园的建设。因此,学校应当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相关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1.设立专门的校园欺凌防治组织。成立专门的校园欺凌防治领导小组,由学校高层领导担任组长,负责具体执行和协调处理校园欺凌工作,确保问题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同时,定期对学校的校园欺凌防治工作进行评估与总结,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2.制定校园欺凌防治规章制度。明确校园欺凌行为的定义、处罚的措施和处理的程序,为校园欺凌的防治工作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同时,学校应积极借鉴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不断优化和完善学校的欺凌防治机制。
3.建立有效的防欺凌监督机制。设立校园欺凌防治监督员,负责监督校园内的欺凌行为。同时,学校可以建立匿名举报系统,鼓励学生积极地举报欺凌行为,确保学生的正当权益能得到保障。
4.提供及时的心理和法律援助。学校可以通过设立的心理健康咨询室或配备的专职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他们缓解压力和焦虑,增强自信心。同时,学校应为受到欺凌的学生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帮助他们维护自己的权益,并对欺凌者进行教育引导,防止类似欺凌事件再次发生。
5.定期进行学生矛盾纠纷排查。通过定期的排查,学校和教师能更加及时地发现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迅速采取适当的措施介入,防止矛盾的进一步升级。同时,通过矛盾纠纷排查分析可以更清晰地了解不同学生群体之间的矛盾纠纷特点,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和管理方案,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四)深化家校之间的协作关系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成长的两个重要环境,双方应加强协作,共同预防校园欺凌。
1.明确家校合作中的角色职责及义务。对于学校而言,应主动与家长建立联系,明确各自在家校合作中的角色。学校可以通过课程推送、专题讲座等方式为家长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学习识别和处理孩子心理问题的技巧以及如何更好地防范和应对校园欺凌。同时,家长应积极参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规章制度,积极主动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2.加强家校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或其他家校互动活动,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学生的行为表现,共同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和成长状态,形成教育合力。同时,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到学校的反欺凌工作中,与学校合作制定和执行反欺凌方案。
3.建立畅通的家校交流渠道。学校可以设立家校联系热线或网络平台等家校交流渠道,如微信群、QQ群、钉钉群以及学校公众号等,方便家长随时与学校沟通,及时反馈、解决学生的问题,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五)关注特殊学生群体
特殊学生群体,如身体或心理有障碍的学生、单亲家庭或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较差或性格内向的学生等,由于他们自身的特殊情况,往往更容易成为校园欺凌的受害者。因此,关注这些特殊学生群体,不仅有助于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还能有效地预防校园欺凌的发生,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
1.建立专门的特殊学生群体档案。学校应以班级为单位,建立专门的特殊学生群体档案,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进行持续关注和记录,并及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校园,避免他们成为欺凌的目标。
2.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活动,提高特殊学生群体的心理素质和应对欺凌的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学会与人交往,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建立帮扶机制。学校应建立特殊群体学生的帮扶机制,对受到欺凌的特殊群体学生,及时进行安抚与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尽快地走出阴影。
三、结论
校园欺凌问题是一个复杂且多面的社会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防治。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视域出发,我们可以深入分析校园欺凌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强化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建立健全的学校机制和深化家校协作关系等措施的综合运用,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和解决校园欺凌问题,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吴志谋.校园欺凌行为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 J ].中小学班主任,2021(19):51-52.
[2]李文静.浅析未成年校园暴力伤害事件频发原因[ J ].科学咨询,2017(44):32.
[3]周凤丽.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校园欺凌问题的剖析与防治[ J ].辽宁教育,2021(24):38-39.
[4]马静.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现状及其干预研究[ J ].基础教育论坛,2021(32):10-12.